銷售熱線:136-5192-3355
一、拉曼效應的定義
1923年德國物理學家A.Smekal首先預言了光的非彈性散射,1928年印度物理學家拉曼觀察到苯和甲苯對光的非彈性散射效應,并命名為拉曼效應。隨后以拉曼效應為基礎,建立了拉曼光譜分析法,到20世紀60年代,使用激光器作為拉曼光譜的激發(fā)光源,使拉曼光譜技術有了很大發(fā)展。但在以后的十多年間,仍未得到工業(yè)分析人員的廣泛應用。1986年 Hirschfeld**報告了固體和液體的近紅外傅里葉變換拉曼光譜,F(xiàn)T- Raman光譜儀的問世又一次推動了拉曼光譜的發(fā)展,使拉曼光譜在無機和有機分析化學、生物化學、高分子化學、石油化學和環(huán)境科學等領域得到日益廣泛的重視。
二、拉曼光譜的信息
1、定性的信息:拉曼光譜是物質結構的指紋光譜
2、定量的信息:可以通過光譜校正,得到準確的盈利大小和濃度分布。
拉曼頻率的確認:物質的組成、結構、構象、形態(tài)。
拉曼峰位的變化:張力、應力
拉曼的偏振:晶體對稱性和取向
拉曼峰寬:晶體質量
拉曼峰強度:物質總量
三、拉曼光譜的優(yōu)缺點及其特點
(1)拉光譜的特點和主要困難
1、拉曼散射信號弱(比熒光光譜平均小2-3數(shù)量級)。
2、激光激發(fā)強。
3、拉曼信號頁率離激光頻率很近。
4、激光瑞利散射比拉曼信號強1010-1014,對拉曼信號干擾很大
5、拉曼光譜儀器的設計,必須能排除瑞利散射光,并具有高靈敏度(體現(xiàn)在弱信號檢PP測的高信噪比),才能有效地收集拉曼譜。
(2)拉光譜的優(yōu)點和特點
1、對樣品無接觸,無損傷;
2、樣品無需制備;
3、快速分析,鑒別各種材料的特性與結構;
4、能適合黑色和含水樣品;
5、高、低溫及高壓條件下測量;
6、光譜成像快速、簡便,分辨率高;
7、儀器穩(wěn)固,體積適中,維護成本低,使用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