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 Agilent 8860 氣相色譜儀分析 蒸餾酒中的醇類、醛類和酯類
來源:安捷倫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作者:安捷倫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發布時間: 2019-06-20
|
2685 次瀏覽
|
分享到:
使用配備火焰離子化檢測器 (FID) 的 Agilent 8860 氣相色譜儀分析蒸餾酒中的醇、醛、有機酸和酯類物質可實現高靈敏度、良好的線性和穩定性。色譜柱的高惰性可確保大多數化合物獲得**的峰形。
摘要
使用配備火焰離子化檢測器 (FID) 的 Agilent 8860 氣相色譜儀分析蒸餾酒中的醇、
醛、有機酸和酯類物質可實現高靈敏度、良好的線性和穩定性。色譜柱的高惰性可
確保大多數化合物獲得**的峰形。
前言
蒸餾酒是以乙醇-水為基質同時含有數百
種風味化合物的復雜混合物,其中包括
醇、醛、有機酸和酯類物質。這些微量成
分的比例對決定白酒的風味和品質至關重
要。對生產企業來說,對原料中的風味化
合物以及后續糖化、發酵和蒸餾過程中的
風味化合物的監控和檢測也極為重要。
中國白酒以其濃郁的風味以及悠長的回味
而聞名于世。根據香型,中國白酒可以分
為醬香型,濃香型,清香型,米香型等。
**以來,人們對白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微生物的進化和發酵過程中風味物質的形
成等方面,并且分析了主要芳香化合物
(如酯、酸、醇和醛類物質)對典型白酒
類型的影響。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和己酸
乙酯的濃度和比例對白酒的風味起決定性
作用。為保障飲酒者的健康,白酒生產過
程中應嚴格控制甲醇、異丁醇和異戊醇的
濃度。在本應用簡報中,將一些實際樣品
進樣至 Agilent 8860 氣相色譜系統,并對
特定香型的白酒進行了分析。同時,對
白酒中*常見的 10 種化合物進行了定量
分析。
實驗部分
采用配備 FID 的 8860 GC 執行分析。采
用配備 5 μL 進樣針的 Agilent 7693A 自動
液體進樣器完成樣品引入。表 1 列出了
使用的儀器和條件。
樣品前處理
用微量進樣針加入規定量的各種標準化
合物,制備混合標準品儲備液。在 60:40
的乙醇:水溶液 (v/v) 中制備 10 種化合
物的儲備液,每種化合物的濃度均為
1000 μg/mL。
每個校準濃度準備 6 個樣品瓶,通過向
乙醇水溶液中加標不同量的儲備液獲得
所需濃度。配制得到的校準標準溶液的
濃度分別為 10、30、50、100、500 和
1000 μg/mL。向每個校準濃度中加入內
標 (IS),對應的 IS 濃度為 440 μg/mL。
實驗中用的白酒樣品是從中國當地的
零售供應商處購得,并作為純樣品進樣
至 GC。
結果與討論
為了開發一種監測白酒中風味物質的可靠
方法,采用配備自動進樣器和 FID 的 8860
GC 進行分析。圖 1 顯示了 100 μg/mL 濃
度下系統獲得的 10 種標準化合物和 1 種
內標的典型色譜圖。
圖 2、圖 3 和圖 4 是不同香型的中國白酒
樣品中主要成分分析的示例色譜圖。系統
對醇、醛、有機酸和酯類物質均實現了優
異的分離度和峰形。如圖 2 所示,乙酸
乙酯、乙縮醛和甲醇基本實現了基線分
離。甲醇具有強極性,容易拖尾,但在此
方法中,其峰形尖銳且對稱。
在 10–1000 μg/mL 濃度范圍內所有 10 種
化合物的相關系數 (R2
) 均 ≥ 0.9992。
表 2 給出了詳細的校準信息,圖 5、圖 6
和圖 7 分別為甲醇、異丁醇和乳酸乙酯
的校準曲線。
為驗證系統的完整性,考察了其重現性。
采用標準品和實際樣品進行重現性測試。
由表 2 可知,大多數化合物的峰面積
%RSD 遠低于 3%。圖 8 是中國白酒 6 次
重復進樣的疊加譜圖。如圖所示,保留時間和峰面積穩定性都很**。
使用信噪比 (S/N) 計算方法檢測限
(MDL)。使用濃度為 5 μg/mL 的標準溶
液測試 MDL,表 2 列出了所有化合物的
值。所有化合物的 MDL 均 ≤ 5 μg/mL。
結論
在本應用簡報中,配備自動進樣器和 FID
的 8860 GC 為白酒中的醇、醛、有機酸
和酯類物質分析提供了一種可靠且經濟的
解決方案。EPC 控制和 J&W DB-FATWAX
UI 色譜柱可實現**的峰形、分離度,
以及**的重現性。
參考文獻
1. Y. Kenneth L.; Zhou, Y. 使用 Agilent
J&W DB-WAX 超高惰性毛細管氣相
色譜柱對蒸餾酒進行分析,安捷倫
科技公司應用簡報 ,出版號 5991-
6638CHCN,2016
2. Cai, X. Y.; Yin, J. J.; Hu, G. D.
Determination of Minor Flavor
Components in Chinese Spirits
by Direct Injection Technique
with Capillary Columns. Chin. J.
Chromatogr. 1997, 15(5)
來源:安捷倫科技(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