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熱線:136-5192-3355
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工作推進暨京津冀科技創新券啟動工作會7月20日在京召開,活動旨在促進首都科技資源服務創新創業發展,以創新券為抓手,推動京津冀協同創新。
首都科技條件平臺是北京市于2009年啟動的旨在推動科技資源開放服務的一項主旨工作,在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財政資金績效激勵等一系列創新制度,建立市場化運營和多方共贏的利益分配機制,推動北京地區的科研設施與儀器、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等科技資源的有效整合、開放共享和市場化服務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探索。
北京市科委主任許強在會上表示,首都科技條件平臺表面上推進“物”的開放,但意義遠非如此,在推進過程中它必然帶動與科研設施相關科學家的研發能力的開放、科研成果的開放,會帶動科技企業的創新需求與高校院所的創新供給的互動。
截至目前,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已促進首都地區包括中央和地方單位在內的908個**級、北京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價值263億元,4.28萬臺套儀器設備向社會開放共享,聚集了13601位專家和166個**研發團隊。僅2017年,就為京內外的1.7萬多家企業提供測試檢測、研發等服務,合同實現額達33.67億元,其中在京內實現18.99億元、京外14.68億元。
北京市明確以首都科技條件平臺作為推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工作的載體,明確采用五項政策工具,其中一項就是深入實施首都科技創新券政策,對小微企業和創業團隊購買高校院所實驗室的科研活動給予資助。實踐證明,創新券作為一項制度設計,不僅可以為小微企業創新創業提供精準幫扶,也可以調動高校院所儀器設備開放共享,還有助于促進產學研的協同創新。
據北京市財政局介紹,北京市2014年啟動首都科技創新券支持小微企業和創業團隊購買實驗室科技服務取得顯著效果。2014-2017年度共1.4億元創新券資金,支持了2115家小微企業和111家創業團隊,合作開展了2402個創新券項目。2018年上半年已經有626家小微企業和創業團隊申請了近5000萬元的創新券,其中有近2600萬元已經成功使用,涉及335家小微企業和創業團隊。
為推動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服務創新創業活動,經協商,北京、天津、河北共同支持建立互相銜接的創新券合作機制。此次京津冀三地科技創新券合作,由北京市科委、北京市財政局牽頭,與天津市科委、河北省科技廳于2017年9月19日在北京召開了合作工作研討會,共同編制了《京津冀創新券合作協議》。
以科技創新券為抓手,進一步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目前三地在具體的合作中已經形成了多個方面的核心工作內容,包括確定科技服務資源、科技資源運營機構、被支持的企業或團隊、支持的科技活動,以及創新券資金的兌現等。此外,三地出臺各自的管理辦法或實施細則,保障京津冀科技創新券工作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