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熱線:136-5192-3355
1.儀器的分類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按使用波長范圍可分為可見分光光度計和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兩類(統稱為分光光度計)。前者的使用波長范圍是400~780nm;后者的使用波長范圍為200~1000nm可見,分光光度計只能用于測量有色溶液的吸光度,而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可測量在紫外、可見及近紅外光區有吸收的物質的吸光。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按光路可分為單光束和雙光束兩類。單光束分光光度計是:光源發出的光經單色器分光后的一束平行光,輪流通過參比溶液和樣品溶液,以進行吸光度測定。這種簡易型儀器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適用于常規分析。雙光束分光光度計有二類,一是光源發出的光由單色器分光后,經反射鏡分解為強度相等的兩束光,一束通過參比池,另一束通過樣品池。光度計能自動比較兩束光的強度,此比值即為試樣的透射比,經對數變換將它轉換成吸光度,并作為波長的函數記錄下來。此類儀器一般都能自動記錄吸收光譜曲線。由于兩光束同時分別通過參比池和樣品池,還能自動消除光源強度變化所引起的誤差。二是光源發出的光由單色器分光后被分成兩束,一束直接到達檢測器另一束通過樣品后到達另一檢測器。這種儀器稱為比例雙光束分光光度計,它的優點是可以監測光源變化帶來的誤差,但并不能消除參比造成的影響。
2.儀器的基本組成部分
目前,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型號較多,但它們的基本結構都相似,都由光源、單色器、樣品吸收池、檢測器和信號顯示系統五大部件組成,其組成框圖見下圖
光源→ 單色器→ 吸收池→ 檢測器→ 信號顯示系統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組成部件框圖
由光源發出的光,經單色器獲得一定波長單色光照射到樣品溶液,被吸收后,經檢測器將光強度變化轉變為電信號變化,并經信號指示系統調制放大后,顯示或打印出吸光度A(或透射比τ),完成測定。
(1)光源
光源是提供入射光的裝置。對光源要求是:在所需完的光譜區域內,發射連續的具有足夠強度和穩定的紫外及可見光。并且輻射強度隨波長的變化盡可能小,使用壽命長。可見光區常用的光源為鎢燈和碘鎢燈,其波長范圍為350~1000nm;紫外光區常用的光源為氫燈或氘燈,其中氘燈的輻射強度大,穩定性好,壽命長,因此近年生產的儀器多使用氘燈,氫燈和氘燈發射的連續光譜波長范圍為180~360nm。
(2)單色器
單色器是能從光源輻射的復合光中分出單色光的光學裝置。單色器一般由入射狹縫、準光器(透鏡或凹面反射鏡使入射光成平行光)、色散元件、聚集元件和出射狹縫等幾部分組成。其核心部分是色散元件,起著分光的作用。*常用的色散元件是棱鏡和光柵光柵是利用光的衍射與干涉作用制成的,它可用于紫外、可見及紅外光域,而且在整個波長區具有良好的、幾乎均勻一致的分辨能力,現在儀器多使用它。
入射、出射狹縫、透鏡及準光鏡等光學元件中狹縫在決定單色器性能上起重要作用。狹縫大會影響單色光的純度,但過小的狹縫又減弱入射光強。
(3)吸收池
吸收池是用于盛裝被測量溶液的裝置。一般可見光區使用玻璃吸收池,紫外光區使用石英吸收池。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常用的吸收池規格有0.5cm、1.0cm、2.0cm、3.0cm、5.0cm等,使用時,根據實際需要選擇。
(4)檢測器
檢測器是將光信號轉變為電信號的裝置。常用的檢測器有硒光電池、光電管、光電倍增管和光電二極管陣列檢測器。硒光電池結構簡單,價格便宜,但長時間曝光易“疲勞”,靈敏度也不高;光電管的靈敏度比硒光電池高;光電倍增管不僅靈敏度比普通光電管靈敏,而且響應速度快,是目前高、中檔分光光度計中*常用的一種檢測器;光電二極管陣列檢測器是紫外可見光度檢測器的一個重要進展,它具有極快的掃描速度,可得到三維光譜圖。
(5)信號顯示器
信號顯示器是將檢測器輸出的信號放大并顯示出來的裝置。常用的裝置有電表指示、圖表指示及數字顯示等現在絕大多數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都裝有微處理機,一方面將信號記錄和處理,另一方面可對分光光度計進行操作控制。